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在學校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既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也是培養學生民族自信、鑄牢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途經和方式。1月15日下午,周村區學校實驗學校40余名師生,來到周村傳統花燈廠開啟了別開生面的非遺文化體驗活動,近距離感受中華傳統文化。
明朝著名畫家唐寅曾有詩云:“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心玉,燈燒月下月如銀。”可見花燈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藝術瑰寶之一。 歡 歡 喜 喜 看 花 燈 步入傳統花燈博物館,同學們欣賞了別出心裁,各具特色的花燈作品。宮燈、大角燈、懸絡燈、宣傳燈、盒子燈、活動燈、憨態可掬的動物燈,看得大家眼花繚亂、流連忘返。這些花燈全是手工軋制,精美圖案也是手工繪制。同學們對這些巧奪天工般的花燈驚嘆不已,贊不絕口。
花燈歷史 遠流長 圖片 圖片 淄博市雜技藝術家協會主席、周村傳統花燈廠廠長,祖傳第五代花燈傳承人李衛東介紹了周村花燈的歷史淵源與發展。據了解,周村花燈興起于明清時期,李衛東家族幾代扎制裱糊的宮燈、花燈集彩繪、剪紙、書法于一體,內容廣泛,精彩絕倫。如:聊齋、封神演義、四大名著、民間故事、成語故事、二十四孝、山水風物等,制作精良、繪畫細膩、剪紙巧妙,其藝術風格鮮明,藝術造型精湛,生活氣息濃郁、文化內涵豐富,體現了文化底蘊深厚的齊魯燈彩,堪稱傳統文化瑰寶?,F在,周村傳統花燈產品已遍布各地,多次參加國際花燈藝術展。同時出口菲律賓、日本、韓國等國家,受到國內外客戶的廣泛贊譽與好評。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做 花 燈 圖片 圖片 進入花燈廠車間,同學們參觀了工人們正在制作的虎年春節系列的花燈。那壯觀氣派的大型觀賞燈、風趣可愛的虎娃燈引起了師生極大的興趣。接著,傳承人李衛東用風趣幽默的語言,深入淺出地介紹了燈籠的制作方法、制作步驟、制作所需材料等內容,同學們興致盎然、躍躍欲試。
本次活動,既培養了學生用雙腳丈量世界,用雙眼感知世界,用心靈觸摸世界,也讓同學們近距離地感受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領悟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堅定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信念,提升了對家鄉本土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